活動案例:「青春防線」——防汛青年營的守護故事

13
次閱讀

防汛青年營以「防災從學習開始,守護從行動出發」為核心理念,透過實作體驗、模擬演練與專業講座,讓青年學員深入了解防汛知識與應變技能。活動中結合團隊合作、任務挑戰及防災教育,培養年輕世代的責任感與防災意識,共同打造更安全、有韌性的家園。

🌅【序章:青春的起程】

秋末初冬的早晨,天邊還帶著一絲濕潤的霧氣。
來自 中央大學、銘傳大學、龍華科技大學、中原大學、清華大學 的青年學子們背著背包,陸續踏進這場特別的兩天旅程——「防汛青年營」。

雖然只有短短兩天,但這群年輕人帶來的熱情,帶來了整體氛圍。
從一開始略帶拘謹的自我介紹,到後來分組互動、歡笑連連,
他們逐漸理解——
「防汛」不只是課本上的名詞,而是守護家園、守護彼此的責任與行動。


🌦️【學習與啟發:從認識到責任】

開營後,講師以真實案例講述颱風、山洪、都市淹水的防範機制。
課堂上沒有枯燥的理論,取而代之的是互動式的模擬、影片與實例分享。

「原來,我們平常經過的排水溝、堤防、避難所,都有這麼多故事。」
一位學生在筆記本上悄悄寫下這句話。

當講到颱風過後的救援、防線背後的犧牲時,
所有人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:

「每一次平安,都是無數人的守護。」


🧭【十組青年,十種力量】

一早進入青年營的重頭戲——「防汛任務競賽」。
學員被分成十組,每組都有隊名與口號,為了 6,000 元團隊獎金而全力以赴。

挑戰任務是:【地圖會說話:發表與檢討】

下午的簡報發表更像是一場小型展覽。
每組輪流上台,展示地圖與模型,模擬颱風時的避難流程。

分析著所有動線的優缺點,甚至有些同學們天馬行空的形容著地勢圖,笑翻在場所有同學們。 

後續再設計出一份「社區防災避難地圖」,並創造出具安全性與創意的「避難空間規劃方案」。

「地圖畫得很好,如果能加上警報路線會更完整。」

「你的避難點配置很有創意,但要考慮弱勢族群的動線。」

學生們展開激烈的腦力激盪,現場宛如創客工作坊。


有的畫地圖、有的查資料模擬避難空間。

「這裡可以設臨時避難點!」


「如果加裝太陽能照明,夜間避難會更安全!」

他們在短短幾個小時內,從想像走向實踐——讓「防災」成為具體可行的藍圖。

🎲【防汛桌遊時光:笑聲中的學習】

在密集的課程之間,主辦單位安排了一場特別的「防汛桌遊挑戰賽」。

桌上鋪滿了象徵各種防汛任務的卡牌:
颱風警報卡、堤防加固卡、社區合作卡,甚至還有「突發豪雨事件」。
學生們分組進行,必須在遊戲中合作守護社區、應對危機。

「糟了!我家又淹水了!」
「快打出排水清淤卡,不然整條街都泡湯!」
「別偷我沙包啦~」

笑聲此起彼落,現場熱鬧又充滿競爭氣氛。
有人運氣爆棚抽到「防災英雄卡」,全場一陣驚呼!

這段輕鬆卻充滿教育意義的桌遊時光,讓學生們在歡笑中學會合作、溝通與臨場應變。



📍

老師細心講評,學生們不斷筆記、修正。
最終由「你爸爸」第八組團隊以完整規劃奪得最高分。

但所有人都明白——
真正的收穫不是獎金,而是學會如何在災難前,
以冷靜與智慧守護彼此。


🔥【夜幕下的青春:BBQ 音樂晚會】

最終來到二日中學生們最期待的時刻,BBQ音樂晚會..........DJ 登場!

震撼的節拍瞬間引爆全場熱情!
主持人高喊:「防汛青年營~準備好了嗎?」
「Ready!」全場回應如浪潮般湧起。

音樂、燈光、舞步交織,學生們盡情釋放青春能量。
有人熱舞 freestyle、有人接龍尬舞、有人在旁邊打著節拍大笑。

燈光閃爍,笑聲不斷,
那一刻,所有學員都成為最閃亮的主角。
有人在音樂中找到朋友、有人在舞步中找回自信,
也有人靜靜看著火光,回想這兩天的成長。

當最後一首歌落下,主持人說:

「感謝你們,用笑容與行動,守護這片土地。」

台下掌聲如浪,有人紅了眼眶,也有人不捨揮手。
這一夜的星空特別亮——
因為有一群青年,用熱情寫下屬於他們的「防汛青春篇章」。


🌱【傳承與延續:守護的力量】

最後主持人說:

「防汛青年營,不只是參加,更是一份傳承。」

大家靜靜地互望,微笑中帶著不捨。
他們交換聯絡方式,約定明年再見。
下一次,他們要以助教、講師或志工的身分,
把這份「守護家園的信念」延續給下一屆青年。

那一天,風仍在吹、河水仍在流——
但這群年輕人,已在心中築起一道看不見的防線。
那是一道屬於青春的「守護力量」。

「青春防線」——防汛青年營的守護故事